“创新,是目前中国各行各业永远的动力。同样,眼镜行业的竞争也从经营模式、品牌、价格、服务全面展开。顾客的需求从原来解决近视到追求功能与漂亮,发展到现在不同场合戴不同的眼镜,所以要长远发展,必须走品牌化道路。”银川市华静眼镜公司副总经理、宁夏银帝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广全道出自己多年在眼镜行业打拼的“秘诀”。谈笑间,记者感到,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创业能人脸上流露出来的不是岁月的沧桑,而是创业的成就感。
创业父子兵
事实上,银川市华静眼镜公司是王广全父子共同创业的果实,真可谓“创业父子兵”。1983年,王广全的父亲王良君背井离乡,从老家浙江温州北上创业来到了银川。当时,囊中羞涩的王良君被这个规模不大、但充满商机的城市吸引住了,他决定留下来,在银川创出一番家业来。
但是,当时的王良君既没有钱也没有手艺,做什么呢?最后,他选择了做眼镜生意。他分析认为,一方面是这一行当不需用大量资金,基本没什么“门槛”,批发少量眼镜就能销售,资金回笼、周转快。另一方面,每个城市都有着庞大的近视群体,而且由于眼镜易碎,加上每年随着流行款式不同,更换率也高。为此,他断定,眼镜行业很有发展空间,尤其是对银川这样的新兴发展城市。
刚开始,王良君把批发来的眼镜(主要是墨镜)装在匣子里,站在街头或者沿街步行叫卖。就这样,历经一年的风雨洗礼,辛苦换来了回报,他在创业路上站住了脚跟,手头有了一点资金。于是,1984年,已在眼镜行业摸出门道的他在银川小吃街租了家门面,做起了店面生意。从此,生意越做越好,走上了正轨。
从一家店到68家店正在这个时候,年龄还不到20周岁的王广全加盟了父亲的创业队伍。而且,年轻、心灵手巧的王广全一上手,就抓住了核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引进配镜设备和新产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熟